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如光機電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互聯網、物聯網),極大地促進了印刷廠技術的進步,現代印刷廠技術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印刷廠學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但是,這些變化并沒有改變印刷廠的本質,也沒有降低印刷廠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而是賦予了其新的功能和特點。
1.傳統印刷廠的概念正在產生變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顛覆了傳統的印刷廠技術的概念。主要表現在印刷的方式、方法已經超出了傳統平、凸、凹、網四種印刷方式的范疇,特別基于噴墨的非接觸數字印刷廠方式異軍突起。
2.數字化流程的全面應用從初期的印前圖文處理系統到CTP系統,再到數字印刷廠系統的發展,使得傳統的模擬式的手工制版乃至印刷作業轉變為全數字化流程,大大提高了制版與印刷的效率,確保了圖文復制的高效率以及質量的穩定可靠性。
3.圖文信息記錄與傳媒方式的多樣化隨著電信、廣播、電視、互聯網技術的發明與發展,印刷廠已由圖文信息傳播的有效途徑轉變為圖文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信息的記錄、存儲與再現也不再限于印刷廠紙張,而是出現了信息的存儲和顯示分離的數據存儲(U盤、光盤、移動硬盤等)和顯示器件(CRT顯示器、液晶顯示器、電子紙等)。
4.印刷廠系統的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圖文信息采集、圖文信息處理、圖文輸出設備及印刷設備的現代化,顯著提高了印刷廠生產系統的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甚至部分實現了智能化,從而使操作更加簡便,對人工技能的依賴明顯降低,開辦一個印刷廠企業更加容易。
5.遠程異地印刷、網絡印刷、按需印刷、個性印刷已實現
6.印刷廠技術滲透于現代生產、生活和科技的廣泛領域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書刊、報紙),促進了工業產品的銷售(包裝印刷廠及用戶使用手冊),進而反過來也在促進現代科技的發展,如“印刷廠電子”促成了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電子與計算機工業的全面發展,“生物(細菌)印刷廠”為生物研究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納米印刷廠”技術能對諸如DNA微陣列之類的納米器件進行大批量生產,預計未來將對生物醫學、電子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產生顯著影響。
7.數字印刷廠近年來逐年增多,柔印也有增長,傳統膠印和凹印增長小或無增長,其他凸版印刷呈現負增長。